索引号 | pingyijytyj/2024-0000017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评价 | 发布日期 | 2023-12-29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县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执行效果评价报告 |
相关文件 |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邑县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168号)、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23〕24号),我县于2023年8月11日出台了《平邑县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为有效评估文件施行情况,近日,采取专题座谈的方式对《平邑县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性政策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行情况 (一)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方面。一是全县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责任,突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维协同,推进德育队伍梯级培养,丰富德育体验载体构建,打造特色德育品牌活动,实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二是开展乡村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创建活动,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更加规范标准、安全卫生、温馨舒适,持续强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让校园处处成为德育场所。目前,我县已顺利创建省级“绿色校园”183所;平邑县卞桥镇中心校、平邑县武台镇中心校等两所学校获得市级“文明校园”称号;平邑县保太镇初级中学、平邑县仲村镇中心完小等两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乡村温馨学校”,平邑县白彦镇中心小学、平邑县铜石镇平邑希望小学等两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乡村温馨学校”;2023年平邑县评选县级“书香校园”20处,平邑县蒙阳实验小学等11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书香校园”,卞桥镇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级“书香校园”。三是充分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组织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乡贤名士进校园,以校本课程、课后服务等形式,开设特色课程、丰富课堂内容,不断挖掘乡村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刘氏翻花、舜陶等非遗文化顺利进入课堂;九间棚研学基地入选山东省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重点推介名单,打造以艰苦创业教育为特色,以“梨乡,奇崮,石棚,龙形”为背景,以融合艰苦创业教育、生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九间棚中小学研学基地。 (二)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方面。一是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系列工程。2023年,全县实施乡村学校建设项目共4类20处,其中中小学提升改造项目12处,教师周转宿舍项目2处,危房改造项目4处,幼儿园建设项目2处,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规划投资共计7024万元。二是实施乡村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系列工程,补齐乡村幼儿园游戏场地、保教设施、幼儿书籍、玩教具等短板,目前我县14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已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通过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办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方面。一是多举措加大乡村教师招聘力度。依据退休教师数、净增学生数及化解大班额教师缺员情况,2023年平邑县乡村学校新增教师143人,其中公开招聘106人,公费师范生安置23人,三支一扶支教14人。二是动态调整编制。落实县管校聘政策,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确保教师均衡配置,有效化解入学高峰的教师需求。2023年,乡村学校教干教师交流轮岗249人,镇内走教教师85人,满足教学需要。 (四)着力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方面。一是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学历提升计划,2023年组织466名教师参加义务教育教师学历提升。二是抓好乡村教师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扎实组织开展寒暑假教师研修活动。利用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培训资源,加强学科教师素养培训。组织开展2023年临沂市乡村骨干培训,受训教师610人。三是在“三名”工程建设评选中,乡村教师指标单列并予以倾斜。2023年评选蒙阳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50人,其中乡村教师、校长23人;入选沂蒙“三名”工程建设人选11人,其中乡村教师、校长6人。四是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23年我县9人被评为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人选。 截至目前平邑县共有2人入选国家级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27人入选省级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 (五)加强乡村教师关爱激励方面。一是按规定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足额发放。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平邑县14个乡镇共建设完成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6处,共计956套,保障了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居住和生活需求,创造“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环境。三是根据乡村教师居住或工作地点,统筹就近就便解决其子女入园、入学问题。四是在最美教师、特级教师等各级各类宣传选树、资质评定中向乡村教师予以倾斜。2023年共评选表扬平邑县最美教师100人,其中乡村教师60人。五是落实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加大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2023年继续落实新的职称评聘政策,特别是面向乡村教师的10年、20年不受岗位比例限制和中级职称贯通使用政策,全县乡村学校晋升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81人,中级职称163人,初级职称420人。 (六)全域推开强镇筑基改革方面。卞桥镇、保太镇、丰阳镇、铜石镇等四个乡镇被列为市级教育强镇筑基改革试点镇,其中卞桥镇被列为省级教育强镇筑基改革试点镇。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镇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家长满意度逐步提高,学生外流情况减少,课堂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科中心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素养得到全面提升。2023年5月,全市教育强镇筑基、强校扩优工作现场会暨全市教育满意度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平邑县召开,平邑县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七)构建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方面。一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强校扩优梯次发展行动。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组成强校扩优工作专班,先后到赛博中学、实验小学、兴蒙学校、临涧镇初级中学、临涧镇中心校、丰阳镇初级中学、丰阳镇中心校等学校就强校扩优工作开展座谈、调研和论证,依据实际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强校扩优梯次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5月,在丰阳镇、临涧镇举行强校扩优揭牌仪式。通过强校扩优,共建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互通。城区优质学校择优选派中层业务骨干到乡镇联盟学校挂职业务副校长,选派主要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到乡镇联盟学校轮岗,被联盟的乡镇学校选派人员到城区学校轮岗。通过师徒结对、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养培训活动。通过强校扩优,共享教育成果,实施研训联动,成立“学科教研共同体”,联盟各学校实行同步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评估、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进度、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类考试等方面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二是全面落实县区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帮扶乡村学校制度,县区教研员每人至少帮扶2 所乡村学校,每学期到联系学校指导教学、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 5 次。 (八)推动县域高中阶段教育内涵发展方面。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发展,加快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平邑一中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显著,形成了“技术+项目”融创课程群,构建了“互联网+创新素养”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信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信息技术)”、“临沂市首批普通高中市级学科基地(技术)”、“临沂市首批市级特色高中(技术)”。 (九)创建乡村学校特色品牌方面。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施乡村学校美育体育“一校一品”行动计划。二是指导乡村学校开发田园课程、田园游戏,开展耕读教育,组建体现区域风貌、彰显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体育和实践活动社团,适时组织评选。11月20-22日平邑县教体局举行义务教育学校社团现场展演评审活动,总结推广社团活动的特色、亮点,助推全县普通中小学校社团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打造精品社团,切实发挥社团育人功能。三是遴选建设了一批乡村学生研学基地,推动基地、学校联合开发乡村研学课程,支持学校建设至少1 处劳动实践场所,鼓励学校开发“责任田”“农事园”,设立集体劳动周,将劳动教育课堂延伸到大自然。 (十)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一是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在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教育城域网提速扩容,全县带宽扩容到5G,实现了乡村学校“千兆进校,百兆进班”和校园无线AP全覆盖。二是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与学模式改革。镇街驻地学校录播教室覆盖率达到90.9%,并积极探索利用录播教室同步课堂应用模式。三是依托现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分层分类汇聚优质学习资源,供乡村教师使用,推动乡村地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常态化应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十一)优化乡村特殊儿童关爱服务方面。一是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适宜安置每一名具备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健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平邑县已建成资源中心一处,每个乡镇建设资源教室一处,其中第二实验小学、平邑兴蒙学校、平邑县铜石镇初级中学和流峪镇九道峪完小被评为省级随班就读示范校。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特困儿童关爱工作。指导各学校建立了贫困村留守儿童、特困儿童信息台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信息台账,托清底子。2023 下半年,共识别学前教育特殊困难幼儿699人,义务教育寄宿特殊困难学生 939人,非寄宿特殊困难学生 2092 人。在校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学生一对一结对,进行学习辅导;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特困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优先心理疏导。2023年下半年,为学前特殊困难幼儿 699人发放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 48.93万元,免除保教费 65.874万元,为义务教育特殊困难寄宿生 939人发放生活补助 58.688万元,为义务教育非寄宿生特殊困难学生 2092人发放生活补助 53.21万元。 二、执行效果 从方案印发至目前,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健康有序,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文件内容需要细化和完善。文件中每项任务分工、具体任务完成时限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专项资金拨付不到位、推进缓慢的情况。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专项资金拨付不到位的情况,如在全域推开强镇筑基改革方面,因我县隶属省管县,市级强镇筑基专项资金无法拨付不到位。在落实文件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进展缓慢的情况。例如在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方面,存在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不够及时、工程进展达不到预期的问题。 四、意见建议 (一)落实制度保障。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政府+部门”双轨协同运行机制,即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引导扶持、监督管理,部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协同管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调度工作落实开展情况。 (二)创新工作思路。一是各部门强化专班推进。切实发挥好各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强力推进项目进度。二是做好提前谋划。针对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根据年度实施计划,提前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顺利推进。三是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完善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加强乡村学校建设,推进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达标。 (三)落实资金保障。注重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根据任务进度,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多方筹措,加大资金倾斜力度,保障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