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专题 >> 法治案例库 >> 以案释法 >> 律师“以案释法” >> 正文
大爱无言法有声 法律援助护民生
   时间:2022-09-13    点击:

【案情简介】

2022年2月14日上午,平邑县法律援助中心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法律咨询窗口,王加美律师热情招待了刘某等一行四人的维权集体。热情的问候,亲切的询问,来访人却总是面露愁容,焦躁难耐,不断向律师打着手势。王律师意识到这是一个特殊聋哑人群体,他们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一群人。在没有翻译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为了和他们取得更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诉求,更精准的为他们答疑解惑,王律师采用书写和微信聊天的方式和他们沟通,经过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王律师终于了解了该案的案情。

来访人原系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结识了另一位叫张某某的同学,也系聋哑人。特教学校毕业后,他们也一直保持联系。但是自2016年至2021年期间,张某某以各种借口频繁向他们借钱,数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他们也曾向张某某要求还款,但是得到的却是沉默和拒绝。由于他们身体条件的特殊性,找工作对他们来说相比普通人限制性更多,他们都是普通的打工人,收入不高,借出去的钱是他们平时生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没想到却面临着打水漂的风险。在多次索要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带着心中的无奈、无助来到了平邑县法律援助中心。

王律师在了解案情后,首先安抚他们焦躁的情绪,四人均表示愿意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审查,来访人属于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中心随即为他们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当即作出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并且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闫永和王加美两位律师承办该案,实习律师齐能、李书池协助办理。

接受指派后,承办律师和受援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沟通,全面了解具体案情,积极调查取证。由于当事人的借款时间跨度长、借款次数多,加上和受援人沟通存在障碍,如何调查取证获取证据材料成为摆在承办律师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在承办律师多次和受援人沟通,了解案件的点点滴滴,指导受援人收集证据材料,最终获取了足以支撑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之后将本案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张某某偿还欠款。

法院立案后,为了更好的推进案件办理,承办律师多次与承办法官就本案当事人身体的特殊性和案件程序性问题进行沟通,并不断安抚安抚受援人的焦虑情绪。平邑县人民法院充分支持特殊人群维权工作,快速推进诉讼程序,由于被告张某某在外地,路途遥远,并考虑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来到庭审现场参加庭审,法院随即决定通过网络开庭的方式组织庭审活动。为顺利完成庭审工作,平邑县人民法院专门聘请一名翻译人员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言语障碍、沟通不便,案件从上午九时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全体参加庭审人员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性,法庭调查细致,辩论充分,促成两起案件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另两起案件法院也于第一时间作出了判决,支持受援人的诉讼请求,有效的维护了四位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案件点评

大爱无言,特殊人群维权事业更需要从业者多一点耐心和爱心,法律援助律师的职业性绝不仅仅表现在法律业务的娴熟,还表现在为民服务的无私感和使命感。本案系残疾人维权案件,面对聋哑人群体,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值班律师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而理性,第一时间稳定当事人情绪,循序渐进引导依法维权,给受援人带来的无异于是雪中送炭的暖感。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践行为民服务使命,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开通绿色通道,急事快办,并结合案情和双方当事人特殊情况,安排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此案,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和办理机制的精准化和专业性,是法律援助“一次办好”的真实写照。承办律师深入细致了解案情,精准分析案件难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意见,积极协调案件审理机关解决案件程序问题,推动案件的快速审理,体现出了法援律师的专业和高效。一次成功的维权更是民生价值所在,一切为了群众,法律援助是无言的守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