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专题 >> 法治案例库 >> 以案释法 >> 律师“以案释法” >> 正文
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降低孕期女职工的工资标准
   时间:2021-10-11    点击:

2018年3月1日,王某入职文科公司,担任产品部经理,月工资标准18000元。2021年3月23日,王某体检报告显示怀孕。文科公司于2021年4月1日向其发出调岗通知书,告知王某因其怀孕,将其岗位调整为产品部职员,工资标准相应降低为每月15000元。王某以邮件形式回复称其不同意调岗降薪,并每天正常出勤,文科公司按照每月15000元的标准向王某支付了2021年4月至7月的工资。王某于2021年7月22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文科公司支付其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工资差额9000元。后王某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文科公司在未与王某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下,以王某为孕期女职工为由调岗降薪,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最终判决文科公司支付王某工资差额9000元。

律师释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据此,用人单位在未与孕期女职工协商一致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降低其工资标准。如用人单位存在单方降低工资标准的违法情形,孕期女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差额,如其以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孕期女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