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社会公益事业 >> 医疗健康 >> 健康科普 >> 正文
索引号 pyxjkzx/2025-0000048 发布机构 平邑县疾控中心
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 发布日期 2025-09-16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毒蘑菇:大青褶伞 ——不要捡!不要吃!严重时可致死!
毒蘑菇:大青褶伞 ——不要捡!不要吃!严重时可致死!

大青褶伞又称铅绿褶菇,是我国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毒蘑菇种类之一,导致中毒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菌与一些可食用的蘑菇形态相似,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

1.大青褶伞形态特征

该菌个体较大,菌盖直径5~25厘米,最大可达30厘米,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近伞形,中部稍凸起,表面有暗褐色或褐紫色鳞片,边缘鳞片减少或脱落;菌柄菌肉伤后变褐色;上位菌环,幼时白色,成熟后为青褐色或淡青绿色。

2.大青褶伞的生长环境

大青褶伞广泛生长于城市及乡村的多样化环境中,并在4月至10月间为生长高峰期。无论是城市的草坪、花盆,还是乡村的农田、菜地,甚至是路边的泥土堆或垃圾堆旁,都可能成为大青褶伞生长的摇篮。这使得大青褶伞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既常见又危险的毒蘑菇之一。在初期,这种毒蘑菇的外形与无毒的鸡腿菇极为相似,因此常常有人误食并因此中毒。

3.误食后的症状

大青褶伞含有多种毒素,包括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以及溶血毒素。食用后,中毒的潜伏期通常在30分钟至3小时之间。主要的中毒症状为胃肠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和腹泻,同时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经过适当的对症治疗和毒素排出后,患者通常在1-2天内能够恢复,病程相对较短且预后较好。然而,在严重的情况下,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4.如何预防误食大青褶伞?

有毒野生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外观上可能极为相似,民间流传的一些鉴别方法并不具备可靠性。为预防毒蘑菇中毒,我们应该遵循“三不”原则:不购买、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其毒性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毒蘑菇即便经过晒干或高温烹饪,其毒性依然存在。

误食后如何处理?

误食大青褶伞后,应迅速采取催吐等自救措施。应尽可能保留未食用且未烹饪的菌体,或拍摄其照片。这些毒蘑菇的样本或图片对于相关部门的鉴定和救治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在误食大青褶伞或其他毒蘑菇后,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同步与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务必向医生详细阐述毒蘑菇的摄入量和食用时间,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请注意,目前尚无针对毒蘑菇的特效解毒药物,医院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和补液等对症治疗。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