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科级以上事业单位,市以上直属单位:
《平邑县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10日
平邑县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字〔2022〕51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我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因强电线路建设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消防安全事故,提升全县安全生产管控水平,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尽力而为、先急后缓”原则,着力改善我县强弱电线路管理状况,利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强弱电线路老化、缠绕、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全力防范火灾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治理原则
(一)先急后缓原则。全面细致开展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理清权属和责任,按照问题严重程度制定整治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治理行动,基本消除存量严重隐患,然后逐步消除一般隐患。
(二)产权归属原则。坚持“谁的产权谁治理”,供电部门负责所属产权强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一般为电能表及以上部分);电力用户负责所属产权强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一般为电能表以下部分);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专营单位负责所属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治理。
(三)利旧降本原则。聚焦废旧物资再利用,对隐患治理过程中拆除的电力导线、电力电缆、宽带网线、通信线缆等进行评估,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的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降本节支。
(四)治防结合原则。供电、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专营单位做好在建工程排查,停止各类新增消防安全隐患的施工行为。全面加强后续工程建设管理,做到强弱电分离,避免前清后乱。
三、治理重点
各镇、街道城乡结合部、农村存在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的群众生产、生活和经营场所。主要包括:强电线路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缠绕、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消防安全隐患的;用户所属强弱电线路老化、缠绕、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消防安全隐患的场所。
四、组织实施
对全县1026个自然村(3549个供电台区)初步梳理的消防安全隐患,先勘察确权、再集中整治。
(一)勘察隐患、确认权属(即日起-2022年5月)
1.5月25日前,成立工作专班,由专班组织供电、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专营单位,对照初步梳理的消防安全隐患,联合开展实地勘察,理清隐患各自权属责任,形成隐患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制定整治计划,明确进度、质量、期限等要求。
2.5月31日前,供电、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专营单位,根据县方案确定的整治计划,分别编制本行业专项治理总体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明确治理目标、计划、措施,以及整治标准、工艺及质量要求,并报县专班办公室备案。
(二)分期实施、集中整治(2022年6月-2024年12月)
计划对初步梳理的1026个自然村(3549个供电台区)消防安全隐患分三年治理。各隐患责任单位在县专班统一调度下,提前做好人员、资金、材料等各项准备,同步完成所属消防安全隐患的集中整治,确保一次整改彻底。
2022年6月-12月,计划治理300个自然村(1054个供电台区)存在的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
2023年1月-12月,计划治理368个自然村(1320个供电台区)存在的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
2024年1月-12月,计划治理358个自然村(1175个供电台区)存在的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
用户产权的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由产权人同步治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推进治理。坚持县政府统一领导,各镇街集中组织、各责任单位协同联动,成立县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供电公司(见附件),负责协调调度隐患治理工作,汇总形成全县总体整治计划,定期召开调度会,督导任务落实。各镇街要参照县里成立工作专班,每月做好辖区内已整改隐患的综合验收,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至县专班。
(二)安全文明推进治理。治理过程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管理要求,涉及临近强电线路工作,需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加强隐患治理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工结场清、文明施工。
(三)高质高效推进治理。各责任单位严格按行业标准要求开展隐患治理工作,实现强弱电线路安全运行。新架设强弱电线路需经批准后实施。对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县专班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四)宣传引导推进治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宣传作用,多途径宣传强弱电线路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各镇街要督促广大用户主动做好所属消防安全隐患的治理,供电部门配合做好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