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荣
编纂地方志,有益当代,惠及后世,利在千秋。细览《平邑县志》,倍感亲切;先睹为快之情,油然而生。
平邑这块古老、文明、奉献的土地,素享“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的盛誉。自古迄今,英贤辈出,历代主要名人有:曾点、曾参、澹台灭明、仲由、原宪、羊祜、羊、羊玄之、羊曼、羊欣、左宝贵等,他们都功勋卓著,名垂青史。自1929年境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后,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争取彻底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县有3万多名英雄儿女参加人民子弟兵,有近万名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每年都有上万名民工支援前线,涌现出“陈毅担架队”等英雄集体和一大批英雄人物,有2275名革命先烈为革命捐躯。他们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犹如巍峨挺拔的蒙山,永远矗立于人世间。
建国47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改变山河面貌,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物质、文化水平,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这些成就,在新编《平邑县志》中大都作了详细记载。志书下限1988年,之后的几年,正是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5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解放思想,把握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全县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1995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2.4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元,比1990年增长2.2倍;财政收入1.2亿元,比1990年增长2倍。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大比例关系趋向协调。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亿元,是1990年的2倍,年均递增13.6%;粮食总产37万吨,比1990年增加4.4万吨,年均递增2.6%。农村经济结构突破了以种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模式,开始向多元化结构转变,1995年林、牧、副、渔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42.9%提高到46.7%。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建材、建(筑)安(装)、黄金、机械、化工、轻工为主体的支柱产业群,培植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名牌拳头产品。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0年的63:18:19调整到1995年的38:41:21,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增强。1990~1995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8亿元,其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基本达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柏油路;通讯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长途传输数字化,县内电话程控化,建成了移动通讯网和无线寻呼网;电力建设进一步加强,1995年发电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县城道路“四通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争取到“九五”末将县城建设成为环境清洁优美、生活舒适方便的花园式城市奠定了基础。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经外贸继续发展。1995年,全县外贸出口收购总值2亿元,比1990年增长4倍;累计利用外资项目25个,实际利用外资903万美元,出口商品12大类、170个品种。涉外办事机构初步形成,全县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侨务、旅游工作和对外劳务合作也有新的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1995年,全县各类科技人员达16071人,比1990年增加5371人;共取得科技成果94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8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取得较大进展,教育“双基”工作步伐加快,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文化、体育、卫生、新闻、广播、影视、民政、环保、土地管理、防震、史志、老龄等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特别是近二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孔繁森、王廷江、韩素云的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全县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明显加快。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推广农村经济产业化;围绕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给企业注入了生机活力;各种经济成份全面发展,1995年,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到4.5万户,从业者15万人,并涌现出大批专业户和纳税万元以上的工商户;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计划、财税、金融、物价等各项改革逐步实施,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82元,比1990年增加1000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每年提高5%,是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史炳千秋昭国运,志传万代顺民心。新编《平邑县志》犹如一面镜子,鉴往知今,启迪未来。我们要珍惜她、研究她、利用她,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建设平邑、振兴平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