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pyxgzbm18-yjs-2018-0309006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水利局 |
公开目录 | 重点项目绩效 | 发布日期 | 2017-12-27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报 |
|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 (一)财政政策出台背景: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平邑县水资源利用本着“先生活、后生产、保工业、顾农业”的原则,节水优先,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农业作为全县第一用水大户,抓节水潜力巨大。目前平邑县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因此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缺水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方法。 (二)政策依据及内容 1、2013年8月山东省财政厅、水利厅颁发的《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区和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区立项指南》; 2、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区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 3、《山东省平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区建设方案(2014-2016年)》; 4、临沂市水利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转发《关于下达2015年第五、第六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临水农〔2015〕13号); 5、临沂市水利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2015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临水农〔2015〕17号)。 二、财政政策执行绩效情况 (一)财政政策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补助资金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位于平邑县卞桥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片,控制灌溉面积2.28万亩,新建2座加压泵站,治理排水沟35 公里,配套桥涵91座,新建土壤墒情系统1套。 整合资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国土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深耕1.2万亩,新修建混凝土路8 公里,排水沟26 公里,新打机井40眼,铺设管道29.2 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套,工程实施后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已完成,已达到预期目标。建成后,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2万亩,新增供水能力1000万m3,新增节水能力175万m3,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0.7万kg。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71万元,受益人口2.78万人,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80元。 (二)财政政策资金管理情况 1、资金管理情况:建设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做到专款专用。工程预付款拨付需提供订货合同和监理签字确认。现场签证必须施工、监理、审计和业主代表四方现场签字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全程落实审计制度,确保工程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2、工程质量管理情况: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材料,机电设备等采购过程全程监督,并对供货厂家进行综合比选。对管材、砼等质量随机抽检,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严格监理和业主抽检制度。 3、工程进度控制:严格按省、市时间节点要求和施工组织安排落实工程建设。每周一召开例会,由施工企业汇报本周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监理按照施工进度安排督促落实。对于进度滞后的项目组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同时积极与涉及的乡镇、村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做好政策处理协调工作,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展。 3、财政政策的评价结论。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设施以来,本着结余水资源,发展高新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先后在我县地方镇、卞桥镇建设了一批节水灌溉工程、泵站工程、机井工程、桥涵工程等。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县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水平,改善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政策存在的问题 1、农户种植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效益较差,难以承受提水灌溉电费。 2、未实现土地流转及集中规模经营,分散的种植模式不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推广。 3、工程建设部门多,存在重复建设和交叉问题,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缺位。 四、相关意见与建议 1、转变农户传统种植观念,因地适宜地种植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经济作物,以充分发挥高效节水灌溉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财政部门应适当的整合资金,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同时明确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项目的设施,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由多个部门重复、交叉建设相似项目的问题。 平邑县水利局 2017年12月26日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