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pingyijytyj/2020-0000113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措施 | 发布日期 | 2020-03-09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县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实施方案 |
|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 71号)精神,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游戏教育实验区实验园建设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19] 2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园)的通知》(鲁教基函[2019]36号)要求,为认真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杜绝“小学化”倾向,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县学前教育质量,确保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引领幼儿园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为纲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课程观,依托专家引领,践行游戏精神,科学推进实验区工作;以学习促发展,以实践促成长,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平邑县游戏研究中心为核心,以学前教育工作坊为研究主体,以游戏活动实验园为主阵地,深化片区教研、园本教研,推动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引领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打造多层次、高素养的幼儿教师队伍。倡导全县幼儿园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和游戏权利,形成相信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发展的园本文化,逐步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整合化、园本化,以游戏精神贯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二)年度目标 实验第一年: 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园长、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打破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明确幼儿游戏的意义,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2.凝心聚力,形成有效工作机制。组建行政、教研、幼儿园各层面的骨干研究团队,重点落实片区教研责任制,深化片区教研、园本教研,推进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研训结合,提升教师对游戏的支持能力。利用以研促教、经验分享、外出培训等学习方式,丰富教师的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建构研训一体化模式,聚焦真需求-解决真问题-立足真实践,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引发和支持幼儿游戏深入开展。 4.营造氛围,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各园所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生态的、多元的、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室内外游戏活动环境;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具有探究性、创新性的活动材料;开展以儿童为中心、以自然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的游戏活动,满足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5.建立常规,合理安排一日活动。贯彻落实“一日生活皆游戏”的理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合理调整幼儿一日常规,增加幼儿自主游戏时间,每天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室内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 实验第二年: 1.分层指导,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继续深化园长、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増强教师的教研与反思能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养的游戏指导团队,促进不同层次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2.以点带面,形成多元化的游戏模式。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实验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交流与推广实验园的成果与经验,以点带面,促使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形成多元化的游戏模式。 3.凸显特色,构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体系。贯彻“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遵循幼儿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构建基于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体系。 4.强化督促,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发展幼儿关键能力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依托,基于课程游戏化的组织实施过程,游戏的自主性、实效性、教育性等,形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范围 全县范围内各级各类幼儿园。 (二)实验周期 2020年1月起至2021年12月止,周期两年,分三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筹备阶段(2020年1月~2020年5月)。 (1)健全机构,策划筹备。成立平邑县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实验方案;建立平邑县游戏研究中心,开设公众号、微信群,搭建交流、宣传平台。 (2)转变思想,理念先行。学习相关政策文件,领会精神,明确要求;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及游戏相关理论,组织架构理念支撑,指引游戏实验方向。 (3)确立实验园,树标立杆。全县遴选部分游戏活动实验园,各实验园也要制定相应实验方案,明确实验任务与目标,争创游戏实验的先行者,示范、引领全县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工作。 2.实施阶段(2020年6月-2021年8月) (1)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平邑县游戏研究中心为指导核心,以游戏活动实验园为主阵地,依托四大教研片区及学前教育工作坊,构建平邑县游戏研究中心、学前教育工作坊、游戏活动实验园三级教研网络体系,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层层推进全县游戏活动实验工作开展。游戏活动实验园在本教研片区内结对1-2处幼儿园,点对点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层层辐射,推动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游戏活动实验与探索。 (2)专家引领,助推实验。邀请专家入园问诊指导、解疑答惑、理论培训,帮助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有序推进实验工作。同时,根据幼儿园不同的区域位置、乡土文化、传统习俗研发不同特色的自主游戏,设立相应的游戏场景。 (3)名师指导,深化教研。发挥游戏研究中心、学前教育工作坊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跟踪指导、片区教研、园本教研等,不断调整、优化游戏实验策略与措施,形成学习-反思一实践的良好教研模式,推动实验工作螺旋式上升。 (4)以评代促,优化发展。组织优秀教研片区评选、优秀游戏活动幼儿园评选、优秀游戏案例评选等活动,同时对在实验区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园长、教师等进行表彰,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县各幼儿园游戏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整合化、园本化。 (5)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引导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教育,通过家长会、开放日、专题讲座等活动,着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挖掘和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让家长、社区参与到自主游戏活动中,促使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推进实验有序深入开展。 3.总结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 (1)总结提升,经验梳理。认真梳理、整合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做法,总结工作中探索成功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构建幼儿园园本化、镇(街道)区域化、全县多元化的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 (2)交流共享,整体提升。开展园长论坛、成果交流会,发现典型,推广交流典型做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整体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3)创先争优,再接再厉。积极迎接省教育厅验收评比,争创“山东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示范区”,继续深化并推广活动实验区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平邑县教育和体育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实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实验区工作作为全县教育的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与保障;成立由分管责任人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验区各项工作的具体贯彻实施。 (二)加大经费投入 1.加强幼儿园建设,改善办园条件,优化游戏环境,为实验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保障各级各类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奖补资金等按时、按标准拨付到位,确保幼儿园开展活动所需经费充足,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3.设立游戏活动实验区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支持、保障专题会议、外出学习、教师培训、邀请专家指导、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等各项工作。 (三)强化督促落实 建立考核督査机制,把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游戏活动实验情况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评价,通过月调度、过程评价、教育教学视导加强考核督查,保障实验方案落到实处,推动实验工作扎实开展。 六、预期效果 将游戏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探索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可行性路径,建构一套将幼儿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最佳体系。通过实践探索,丰富全县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提高游戏质量,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打造成“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发展模式,培养一批优秀园长、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临沂市平邑县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工作报告》、《临沂市平邑县幼儿园教师游戏观察案例集》、《临沂市平邑县幼儿园游戏指导与评价方案》、《临沂市平邑县农村幼儿园游戏材料的开发和配备指南》、《临沂市平邑县最佳亲子游戏方案》等成果。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