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pingyisfj/2025-0000016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司法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5-03-30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平邑县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2024年以来,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履行“一个统筹,五大职能”,做实“三化”建设,加快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县司法局被县委、县政府表扬为平安平邑建设优秀等次单位,社区矫正大队党支部被临沂市委评选为“临沂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全面发力。一是强化源头把关,筑牢营商环境法治防线。加大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排查梳理涉企政策文件40余份,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进行了清理。平邑街道办事处和地方镇九间棚村被确定为市政府立法联系点。二是狠抓执法监督,营造宽严相济执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做实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制定23项任务措施,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涉行政执法12345热线工单下降40%。全面应用“互联网+监管”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制定“线上+线下”联合检查办法,在全市率先实现“综合查一次”。通过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共提报检查计划1826次,完成检查1800次,匹配联合检查336次,调研走访扫码561次。三是在全市首先全面开展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行政合规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执法部门编制了涉及24个部门274项事项的行政合规指导目录清单,并将《清单》生成二维码,为企业提供“菜单式”行政合规事项指导,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广泛宣传,前移服务端口,变“行政监管处罚”为“行政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不罚、轻罚案件236件,减免金额743.64万元。2024年9月9日临沂营商环境和政府职能转变简报(第7期)专题推介平邑县合规指导工作。四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率89.26%,直接纠错率9.57%,行政机关负责人实际出庭应诉率100%,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 (二)在做实“法治惠民”上尽心尽力。一是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8件,开展关爱妇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专项维权活动100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被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二是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为全县555个村(社区)配备了122名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清廉村居建设和“三资”清理,审查合同1.2万余份,涉及金额1.5亿余元。三是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开展各类主题普法宣传活动600多场次。市级以上媒体采用普法信息70余篇。承办省厅“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巡演。成功承办全市律师行业运动会。创作的保密法宣传微视频荣获全市“寻找最美保密法治代言人”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在全县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政府主管《临沂经济》2024年第四期刊发平邑县司法局署名文章《立足四个坚持做实法治乡村建设》。四是做实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平邑县关于规范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在全市率先成立平邑县律师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律师调解+”多调对接工作模式,拓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覆盖面。完成200名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三)在深化改革创新上精耕细作。一是持续深入推进社区矫正综合改革创新。重新修订《平邑县社区矫正综合运行规范》《平邑县社区矫正业务指引》等文件,成功申报“队建制”社区矫正标准化建设省级试点。推进社区矫正档案标准化建设,扫描档案7000余份,60余万页,实现社区矫正档案信息化管理,“社区矫正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创新应用”案例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持续推进教育矫正,规范孔子学堂运行,《大众日报》以《平邑县打造“一体两翼三品牌”特色教育帮扶体系“孔子学堂”开进社区矫正中心》为题予以报道,临沂政法、临沂司法微信公众号相继转发。省市各级领导先后到社区矫正中心调研12次。受邀参加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二是推进“远程视频金融赋强公证”全覆盖。与法信云科技公司合作,整合全县金融机构力量,引入远程视频赋强系统,将公证处和金融机构网点连接起来,让群众在银行办理贷款时同步办理远程视频赋强公证。此项做法在全市属于首创,相关运行规范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县公证处共办理7817件公证,同比上涨30%。三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国家级试点。制定《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平邑首发”合作机制的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累计分析研判12345工单6万余条,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督40次。四是全面落实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每个司法所配备2名司法协理员,14个基层司法所实际工作人员均达到5人以上。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仍需加强。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同部门、区域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仍存在差距。 二是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仍需加强。部分执法单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不够到位,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尚有差距。 三是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司法所法律专业人才不足,办公环境与承担的职能任务还不完全匹配。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2场(次),通过“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2场(次),提高全局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能力水平。 (二)履行责任职责。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贯穿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同部署、同推进、同要求,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助推全区法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做强改革创新,积极争取各项改革工作落户平邑。一是在社区矫正工作上,力争全国现场会在平邑召开。在依托社区矫正队建制运行模式,进一步细化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基础上,完成县曙光基地建设,形成社区矫正“管理、矫治、能力提升”工作闭环。依托“雪亮工程”平台,采集社区矫正对象人脸、车辆等信息,构建社区矫正对象电子信息库,实现全县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网格化动态管理;二是在“远程视频金融赋强公证”全覆盖工作上,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建立起统一的远程视频赋强公证业务中心,打通赋强公证的上下游打通,将事前审查,赋强公证,公证送达,出具执行证书等措施连接起来,集约化高效办理。总结形成金融赋强公证“平邑经验”,积极争取市级以上现场会在平邑召开;三是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国家级试点上,在巩固试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形成上级认可的改革创新经验。 (二)进一步做实执法监督,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加大“热线·首发”“企业评部门”“ 四不两直”等渠道挖掘问题线索的力度,分类建立部门档案,对问题较多、久治不改的挂号督办,落实“一次警告、再次处理、双向问责”的闭环监督机制。二是提升涉企检查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制度,开展乱罚款专项清理,对行政执法任务量“下指标”“搞排名”等要求一律取消,对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改。三是推进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梳理编制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建立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对检查工作重合较多的部门进行固定联合组队,用好涉企联合检查平台,自动生成联合检查任务,主动邀请相关部门参与,压减入企检查频次。 (三)进一步做优法治保障,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一是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优化“片区调解”,深入细致做好婚姻家庭、涉法涉诉、涉众金融、房产物业等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调解+赋强公证”机制。推动各人民调解组织变“依申请受理”为“主动参与”,积极介入企业矛盾纠纷化解;对达成的调解协议,通过公证方式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提高调解的公信力。创新建立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制度,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流程,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快发展商事调解。探索完善商事调解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建立商事调解组织,引导商事主体优先适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探索实行法院与司法局“总对总”案件衔接制度,建立“商事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提高调解公信力。三是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一站式线上公法平台“法治平邑”建成并投入使用。强化法治人才建设,制定方案鼓励公职人员考取法律职业资格。做实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等重点人群普法工作。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