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pingyiwsjhsyj/2021-0000266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1-08-13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86号“关于落实落细‘三化’发展具体措施,加快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平邑模式’的建议”的答复 |
|
乔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落细‘三化’发展具体措施,加快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平邑模式’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动中医药普及化进程,实现建、育、倡结合 紧紧围绕道地中药材种植“有地能用”、群众看病就医需要中医手段但要“有人会用”、信赖中医中药治疗保健效果能“有人愿用”。立足资源优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按照“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的医改总要求和全县深化医改的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中医药服务体制、运行机制新模式,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一)实施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一方面,充分利用县财政给予的每个村级卫生室每年2万元的村级运转经费,启动全县525个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改造和提升,力争年底前全县90%以上的村级卫生室至少达到市级规范化村卫生室标准,并全部具备基本中医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将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开展“西学中”专业培训和“中医适宜技术”专项培训,在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育1~3个重点中医中药类特色专科,在每个村卫生室开展4-6项中医适宜技术。 (二)开展“十大”专项行动。评选“首届全县十大名中医”、“十大康复治疗师”、平邑县名药工等系列评选活动;组织举办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配操作、中药制剂技术创新等竞赛活动;筛选10~20个“看病首选中医药”适宜验方,进行普及性推广使用;在县直医疗机构培育3~5个重点打造或优先发展的中医专病专科;拓宽宣传渠道,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及日常预防保健常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让中医药服务遍地开花,深入人心,形成成熟的、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三)搭建“互联网+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平台”。针对新时代中医药服务需求,拓展智能服务,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探索,开设“互联网+中医”、共享药房、智能配送等系统,开展线上预约挂号、开具处方、结算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扩大数字化运行方式的应用。2020年,仅互联网+中医服务已有389名专业人员上线服务,在2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具在线处方500多张;并通过共享药房,为患者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以快递方式送达患者手中。共享药房每天煎药量达100副以上,让群众足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中医药服务。看病模式和诊疗方式的改进,吸引了更多群众去选择中医药服务。 (四)开展“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行动。加大人才培养,以“名师带徒”方式,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中医药人员。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在牵头医院门诊设置“经枢馆”“百灸厅”“针砭堂”等传统医学治疗区,内外妇儿等科室全面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同时,按照“6+1”模式,挖掘县内中医药传统优质资源,设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传承意义的6个中医堂号,连同健共体各成员单位设立的16个国医堂、122处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进行交互式服务和对口帮扶;按照“一技一科室”“一术一门诊”的形式,开设“眩晕”“胃痛”等12个专术专病门诊;遴选6名具有较高医疗影响力的年青专业人员,开设“英才中医门诊”,引进民间名医姚加强坐诊,在全县形成学院派、传承派、民间派并存共进、协调发展的中医药服务集群。拓展智能服务,利用互联网+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会诊服务和技能指导,传送名医医案、名方名药等内容。全省“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暨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县中医院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中医院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五)开展“党史中的中医药”系列活动。建设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在原有中医药炮制示范基地等基础上,融合中医药知识、传统文化、适宜技术、中医药与党史等元素,开展中医药学教活动。开设中医药健康大讲堂,为中医药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向群众普及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山东电视台以《在理想照耀下》为题,专访了县中医院党委书记张传刚同志,系统报道了中医院的兴医之路,为民之本。 二、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实现种研应用结合 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化。要在我县已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意见》《关于加快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建议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要重点突显中药材品种道地性、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中成药加工专业化、中医药流通规模化。大力鼓励中药材种植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建立适度规模的“六统一”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狠抓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依托中药材加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推动中药产业由卖原料的初级形态,向提取中药成分原料、生产保健品饮料和中成药转型升级。 三、加快探索推动中医药融合化的具体路径,实现医养文旅结合 中医药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积极参与居民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中医药由“治已病”向“治未病”服务模式转变,在全县20处医疗机构全部设立“治未病”中心或科室;着力将中医药产业与医养产业融合,拉长养生养老养心产业链条,拓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养生保健、膳食调理等服务,加快医养结合事业发展。加快启动推进托福泰康城等医养、康养项目建设,推动健康产业加速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打造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集绿色生产长廊、观光旅游长廊、科普教育长廊、乡村振兴长廊“四廊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借助举办“中国金银花节”,着力打造“沂蒙花海•平邑近人”的旅游品牌。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