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pingyiwhgdxwcbj/2025-0000031 发布机构 平邑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6-26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标题 对县人大十九届四次会议第74号“关于支持郑城镇红色旅游发展”建议的答复
对县人大十九届四次会议第74号“关于支持郑城镇红色旅游发展”建议的答复

燕如成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郑城镇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郑城镇作为平邑县红色资源富集区,其红色旅游开发对传承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平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全市建设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和品质,不断探索活化红色资源新路径,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做足做活红色文章,完善红色旅游设施,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提速增效。

一、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有序推进。近年来,平邑县对桃峪高干会议旧址、苏家崮战斗遗址等核心革命遗迹进行修缮维护,新建八路军115 师在沂蒙纪念馆、桃峪高干会议纪念馆、王保胜纪念馆等3 处主题纪念馆,通过图文展板与部分实物陈列,初步构建红色历史展示体系,八路军115师在沂蒙展览馆先后被命名为“市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市级党员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桃峪高干会议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纳入《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23—2030)》核心保护项目,并在2023年被列入“英雄115”转战齐鲁主题红色研学游线核心点位。

二、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初步完善。提升改造了241省道(郑城镇驻地-费县边界)、地庞线(地方镇驻地-闸口村)2条连接红色景点的主干道路,修建了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上下山车行道、步行道;增设景区指引牌,配套临时停车场,开通镇内红色旅游便民公交线路;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提供咨询、休息等基础服务,形成“参观+简易服务” 的旅游接待模式,年接待参观学习团队约10 万人次。

三、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逐步推进。结合“七一”“建军节” 等重要节点,组织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平邑县春季“沂蒙大集”暨“春惠平邑邑起嗨购”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暨郑城观音山推介活动、“走进金银花之乡”采摘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体验优美自然风光、感受厚重红色历史、渲染红色革命精神,进一步带动特色文创产品、餐饮、住宿等消费产品,增加当地旅游经济创收。

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立足自身红色资源、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桃峪村闲置宅基地、崮顶艺术中心等资源,策划了吴王崮农文旅康养度假项目,项目分为四个板块,其中主要突出了红色板块,为郑城镇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该项目正在洽谈对接中。打造了以九间棚景区为核心,串联桃峪高干会议旧址、苏家崮抗日烈士陵园等多条具有平邑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郑城镇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历史价值,拓展产业融合路径,我们将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做好革命文物和红色历史遗址遗迹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做好革命战争年代重点历史事件、有关文物、史料的征集搜集工作。

二是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挖掘。系统搜集整理罗荣桓陈光、肖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郑城镇的战斗事迹、历史文献,通过文字、影像形式汇编成册,丰富展陈内容,强化沉浸式体验。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大红色旅游支持力度,加快红色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连接线建设,完善景区道路、步行道、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智慧导览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红色主题民宿、特色餐饮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 完整链条。

四是强化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桃峪高干会议旧址、苏家崮纪念馆、苏家崮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曾子墓、曾子山等历史人文,借助郑城镇四合村乡村旅游点,通过参与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景点游览、非遗展示展演、红色文化讲解等,推动红色人文与绿色生态协同发展。同时,加强与学校、培训机构合作,推出研学旅行产品,打造区域性红色教育基地。

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县的文化旅游事业。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平邑县文化和旅游局 平邑县郑城镇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3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