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做客《政务访谈》栏目的是平邑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姚冬同志。姚主任,欢迎您!
姚冬: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借此机会,感谢社会各界和朋友们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2年,我县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哪些安排部署?
姚冬: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后巩固成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在长效机制、常态帮扶上下功夫,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重点群体,不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为基础,开展常态化排查,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适当放宽监测对象认定标准,简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有人管、管到位。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重点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通过金融扶贫、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工作、“雨露计划+”等多种方式,促进就业,稳定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我们紧紧围绕“1148”发展思路,主抓“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巩固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养老、产业、就业、金融、保险、兜底救助、残疾人帮扶等各项政策措施,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主持人:通过姚主任的介绍,我们对今年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县在脱贫攻坚期间多次获得上级荣誉,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平邑特点的精准脱贫路子。两年来,全县没有发生返贫致贫现象。2022年,我县如何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姚冬: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抓手。2022年以来,我们把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帮扶作为重要内容,紧盯易返贫致贫人口,聚焦风险点,多方联动、分类预警、精准施策。一是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2022年4月县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等8个部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的通知》,就发现动态监测人员及认定再次进行明确。自今年以来县级开展防返贫培训会议8次,集中督导2次,全县帮扶干部大走访排查活动3次,并建立行业部门预警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累计纳入动态监测户253户 624人。二是进一步落实监测预警责任,创新分类监测机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实现动态监测、实时预警早干预,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办法,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成员、村级监测员小组长对所有农户进行一次集中走访,并根据家庭风险综合情况评定ABCD四个等级,分情况、有重点地进行预警。截至目前,分类监测机制在我县14个镇街全面开展,分类监测有重点,专职走访常态化取得成效。三是严格落实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对3.4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进行帮扶。今年来开展“三无失能”人口护理工作、雨露计划补助项目、孝善养老工作、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推进“齐鲁富民贷”产品、探索“平安如邑”防止返贫临时救助机制;并重点在关注困境老人、空巢寡居老人下足功夫,成功与济南励行公益服务中心对接开展“暖阳守护一对一”帮扶工程、与山东华爱基金会开展“安享家园”安居公益项目,利用社会资源有序开展困境老人帮扶工程。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结合大走访活动,聚焦重点村、紧盯监测户、瞄准脱贫户,围绕“三保障”、饮水安全、兜底政策落实、残疾人保障、老年人政策落实等重点任务,逐户开展排查,防止问题反弹,保障所有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对象,所有的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全部落实到位。
主持人:通过姚主任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部门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了大量工作。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那能不能请姚主任谈一谈今年为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我县在促进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方面有什么举措?
姚冬:今年以来,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严格按照省、市、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紧紧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依托“一头牛、一片区、一系列产业公益项目”等特色产业项目,搭建起乡村产业振兴新支点。今年为了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我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上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47亿元。2022年我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项目86个,中央、省、市、县四级级衔接资金共计1.79亿元。其中社会保障类项目11个,涉及资金2299万元,产业项目及农村小型公益类项目75个,涉及资金1.56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34亿元。持续抓好235个已建成产业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按照“四权分置”原则,积极拓宽经营渠道和经营模式,严格资产登记,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补流失,保障产业项目收益权,落实监督权,构建无缝隙监督体系,打造“长效化”扶贫模式。通过每年收益资金3642万,有效带动全县2万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致富,脱贫成效显著,同时多途径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主持人: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开新路取硕果。我们在衔接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呢?
姚冬:我们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善乡村环境,强化绿色发展,推进示范创建,提质农民新生活。在聚力有效衔接上,极力打造宜居乡村建设。一是扎实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重点打造卞桥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卞桥镇衔接推进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以“果蔬”生产,产业振兴为抓手,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元,计划总投资达到3亿元。梯度创建县级衔接推进区,每镇街创建1个县级衔接推进区,推动片区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连线连片向全域全貌拓展。二是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印发了《平邑县2022年度村庄清洁行动春夏战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县财政列支专项奖补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结合夺旗打榜擂台赛,开展人居环境打分排名、通报先进、兑现奖补,激发镇村想干事、干成事的热情。我县2021年人居环境整治成绩突出全市第一,被授予先进县。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细则为遵循,以项目制为抓手,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三级联创”机制,年内重点打造4个省级20个市级5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四是继续巩固提升市级示范片区。2022年,继续巩固提升温水镇和武台镇两个市级示范片区,其中,武台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以“魅力桃花岭、风情葡萄沟”为主题,今年在继续抓好南部片区巩固提升的同时,重点对北部片区进行打造提升,确保美丽乡村整镇域全覆盖。温水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花果泉乡、幸福温水”为总体定位,构建“一轴、两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全力建设平原地区“可复制可借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全力构建综合实力更强、产业基础更实、生态环境更美、民生福祉更好、治理效能更优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把平邑建成“山清水秀幸福和谐”市域副中心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持人:好,通过姚主任的介绍,可以感受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作为承担乡村振兴工作主要部门,目标明确,措施清晰,履职尽责,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姚主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姚冬:谢谢主持人,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