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pyxzf-tjgb-2017-0907006 | 发布机构 | 平邑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5-05-13 |
文号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标题 | 2013年平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2013年,全县各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8亿元、103.1亿元和99.5亿元,按可比价分别增长3.2%、12.2%和15.7%,三次产业比例为14.3:43.6:42.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2013年,全县各级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6亿元,增长3.2%。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9.4万亩,比上年减少0.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8万亩,增长0.1%;油料播种面积29万亩,减少1.8%;蔬菜播种面积16.5万亩,减少5.5%,其中土豆6.4万亩,减少20.1%,大蒜6万亩,减少12.5%;烤烟播种面积2.8万亩,增长19.9%。全年粮食总产量38.4万吨,比上年减少0.2万吨,减少0.6%,其中夏粮总产量13.8万吨,比上年增产0.1万吨,增长1.1%,秋粮总产量24.5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万吨,减少1.6%,其中玉米16.3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长3.5%;油料总产量8.7万吨,比上年减产0.01万吨,减少0.1%;蔬菜总产量35.8万吨,比上年减少1.7万吨,减少4.7%,其中土豆产量14.8万吨,减少23.3%,大蒜产量11.7万吨,减少4.0%;水果总产量21万吨,减少1.5%。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生猪存栏36.7万头,牛存栏1万头,羊存栏36.2万只,家禽存栏662万只。全年生猪出栏53.1万头,减少1.1%,牛出栏1.16万头,增长5.6%,羊出栏47.9万只,减少7.48%,家禽出栏1510.3万只,增长0.03%。全年肉类总产量6.4万吨,减少2.5%;奶类产量0.3万吨,减少32.8%,禽蛋产量2.7万吨,减少23.0%。 林业平稳发展。全年新造林面积1900公顷,新育苗733公顷,义务植树210万株,四旁植树225万株。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2%,林木蓄积量322万立方米,干果总产量2.2万吨。 渔业生产发展良好。2013年末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1万亩,水产品产量为1.57万吨。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县年末耕地总资源8万公顷,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74.7万千瓦,增长3.5%,拖拉机3.79万台。2013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85家,其中市级以上44家,省级6家。全县新增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总数达到912家,其中3家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处,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0处,新认证“三品一标”1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2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149.2亿元,增长18.8%,完成工业总产值370.6亿元,增加值95.8亿元,分别增长24.9%和16.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实现连年增长,年产水泥89.2万吨,增长9.4%,产中成药7.9万吨,增长8.2%,罐头37.4万吨,增长13.7%。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3年,全县2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1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利税36.7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实现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29.4%。 重点骨干企业规模膨胀。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家,合计实现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县的79.3%,其中:过2亿元的企业40家,合计实现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县的39.8%。实现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37家,合计实现利税26.8亿元,同比增长34.8%,占全县的77.5%,其中:利税过2千万元的企业38家,合计实现利税12.9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县的21.7%。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49家,合计实现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县的45.3%。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7家,全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1.9亿元,增长35.5%,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上缴税金2.4亿元。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4.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5个,完成投资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21.4%。 分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数为90个,同比多41个,完成投资额114.2亿元,同比增长103.5%,其中本年新开工亿元项目87个,比去年增加44个,完成投资额107.5亿元,同比增长116.5%。 分产业来看:2013年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4亿元,增长1.2%,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5%,比去年下降了1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完成投资68.2亿元,增长22.3%,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3%,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 从投资区域和资金来源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135.7亿元。其中,自筹资金125.4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92.4%;国家预算内资金2.1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5%。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亿元,增长86.5%。其中,住宅开发完成投资 8.6 亿元,增长7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6.1万平方米,增长33.8 %。销售额22.4亿元,增长41.8%。 五、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兴旺。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亿元,增长13.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3亿元,增长12.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1元,增长13.4%。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7.6亿元,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9亿元,增长9.5%。 2013年,全县新增内资获权企业20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0家出口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六、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县注册私营企业2890家,注册资本51.95亿元,私营企业雇工23174人;注册个体工商户28292户,注册资本9.96亿元,从业人员85834人。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13年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06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97个,过5000万元项目61个,过亿元项目32个。2013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9.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7.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交通运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调整结构,强化综合交通优势,运输能力稳定增长,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县年末境内公路里程245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468万人次,增长8.8%,公路客运周转量13.0亿人公里,增长21%;公路货运量2967万吨,增长6.5%,公路货运周转量170.1亿吨公里,增长20%。 邮政电信业保持较快增长。邮政电信业务发展较快,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03.2万元,函件总量6.9万份,报刊杂志856.2万份。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8万户,比年初减少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6.0万户,比年初增加0.2万户,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5.0亿元,增长55.3%。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年末,国家A级旅游景区4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旅游强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个,旅行社4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2013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增长21%,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增长23%。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3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增长30.9%,其中税收收入8.7亿元,增长26.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6亿元,增长18.9%,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5%。 税收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实现国地税收入15.1亿元,增长23.8%,其中,国税收入6.1亿元,增长21.2%,地税收入9.1亿元,增长25.9%。工业税收5.6亿元,增长4.3%,其中制造业税收3.9亿元,增长16.9%。服务业税收8.3亿元,增长39.2%,其中批发零售业2亿元,增长17.2%,金融业1亿元,增长9.9%。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5.1亿元,同比增加30.1亿元,增长19.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30.7亿元,同比增加18.7亿元,增长16.7%;各项贷款余额104.5亿元,同比增加10.3亿元,增长10.9%,其中短期贷款68.4亿元,比年初增加8.0亿元,中长期贷款30.0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3年末全县共有17家保险机构。全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27.0%,赔保支出0.7亿元,增长32.1%。全年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4亿元,增长6.8%,赔付支出0.1亿元,与去年持平。 九、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2013年,全县积极贯彻科技兴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县共安排县级以上科技发展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5项,县级8项。全县共获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其中市级7项,县级16项。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县民办科研机构52家。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强。全年共定点抽查企业291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23家,检查产品795批次,其中食品376批次,共查处标准、计量、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12起,立案处理110起,通过检查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质量强县战略加快实施。全县共有山东名牌3个、省服务名牌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9件,“蒙水”牌果蔬罐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临工汽车桥箱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环球印铁制罐公司被确定为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全县累计成立2个标准联盟,发布2项联盟标准。 文化事业繁荣。年末拥有乡镇文化站13处,村文化大院655处,电影院1个,数字电影院1处,全年举办文化广场活动20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280场次,群众参与人数30万余人。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有广播电视发射塔1座,塔转塔1座,卫星收转站5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光电缆干线网络5670杆公里;数字电视用户8.8万户。 教育事业稳步前进。2013年,全县有幼儿园184所,附设幼儿园101所,在园幼儿2.6万人;小学149所,小学教学点30所,在校学生5.6万人;初中23所,高中8所,在校学生分别为3.0万人和1.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9人;成人中专1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3万人。2013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58.9%。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3年末,县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0处,其中三级医院1处,二级医院1处,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机构1处,专科医院4处(包括站、所),卫生学校 1处,乡镇卫生院1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卫生中心卫生院5处),门诊部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5处,村级卫生室535处,厂矿企事业医务室24处,个体诊所7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254张,在岗人员3676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 2145人(卫生技术人员1942人);乡镇卫生院1531人(卫生技术人员1343人),乡医1774人。诊疗人次812.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3.8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99.9%,累计报销712.6万人次,报销总费用2.9亿元。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兴起,体育竞赛水平大幅提高,举办了第三届“邑博园杯”全民篮球赛、“网通杯”全县乒乓球比赛、“龙之媒杯”第九届少年围棋锦标赛等近20项县级的赛事,我县运动员在省锦标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铜牌5枚,我县运动员赵京彪在2013年全运会中获得了公路40公里个人计时第四名、2013年全国公路锦标赛中获得公路40公里个人计时第一名、2013年全国公路180公里个人赛第一名、2013年全国公路冠军赛城市绕圈赛第一名,涌现出一批优秀运动员,为我县体育事业增光添彩。 十、城市建设、气象、环保和社会治安 2013年,我县继续实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进行城市绿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得到加强,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县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97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集中供热总量102万机焦,供热面积167万平方米。 气象检测水平提高。2013年末全县共有气象台站(含区域自动站)25处,2013年全年平均气温14.5摄氏度,较常年高0.6摄氏度;无霜期198天,日照2281.8小时;全年降雨量705.9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少33.0毫米,实施人工降雨2次。 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3016件。人民检察院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8件23人;法院受理各种案件11077件,结案11008件;全县有律师事务所6处,专职律师29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0件。公证处1处,办理公证文书726件。人民调解组织800个,调解民间纠纷5230件。 十一、人民生活和人口 2013年,我县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县域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住户调查显示,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277.7元,增长13.6%。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4518.9元,比上年减少349.3元,下降7.2%,工资性收入4722.1元,比上年增加1318.5元,增长3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98元,比上年增加639.5元,增长10.6%,其中食品支出2586.5元,比上年增加319.7元,增长14.1%,衣着支出555.7元,比上年增加143.2元,增长34.7%,居住支出1730.7元,比上年增加73.5元,增长4.4%,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501.2元,比上年增加39.0元,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全县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3台,洗衣机93台,电冰箱89台,热水器59台,电动自行车96辆,摩托车48辆,计算机35台,汽车15辆。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增长15%。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4968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50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37936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38亿元,支付5.2亿元。2013年,全县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9万人、3.4万人、8.1万人、8.8万人、3.2万人。农村新农保参保人数49.0万人。 年末全县养老机构13家,床位1860张,年末供养2264人,其中集中供养33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29人,发放城镇低保金995.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787人,发放农村低保金5374.4万元。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165人。 注: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价格缩减指数计算。 |
|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