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不仅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著称,也有着悠久的槐树栽培历史。这里的槐树不仅枝繁叶茂,而且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槐树是特产于我国的古老树种,被亲切地称为“国槐”,历来就是祥瑞的象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农村更有“院中有槐,富贵三代”的说法。所以,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人们都喜欢在庭院中植槐,以图吉利。“人多庭前植之”。这是清人陈扶瑶在其所撰《花镜》里,关于在庭院种植槐树的有关记载。
走进温水镇永西村,一棵古槐赫然映入眼帘。其树身粗壮、古朴遒劲,如一位老人端坐在苍茫天地间。近处秋日午后,阳光自在且慵懒。踩着微风摇碎的斑驳光影,再次驻足树下,静静仰望,就像和一位饱经风霜、从容睿智的老人交谈。


古槐身上每一片龟裂的树皮,每一寸扭曲的枝干,每一个凸起的树瘤,每一处大小疤痕,犹如凝固的语言,无声诉说着它的过往,让人看到时间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温水镇永西村依托村内的老槐树,挖掘槐树的独特人文传承和历史含义,并远赴山西省洪洞县寻根问道,建设了百槐园和古槐等景观,确定了打造“千年古槐、魅力永西”的目标。这种对槐树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体现了槐树在当地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再走近柏林镇巩固庄村,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古柏抱槐”,这是一株金代天会十五年(1137年)栽植的古柏,近900年的历史。后来有槐树籽落在古柏上,形成了“古柏抱槐”的独特景观。


这棵古柏在遭风雨侵蚀和雷击后,老化中空的树身里,生长出了一颗槐树。风吹过,椭圆形的叶子轻轻颤动,细小的枝干左摇右摆,似在欢快的舞蹈,给沧桑古柏增添了一分生机和活力,让人不由得发出慨叹。


每个生命到来后,受阳光、雨露滋润,汲取日月精华,在爱和温暖中,不断成长。然而四季轮回,生命循环不息。或许有一天,当古柏衰老、死亡,走到生命尽头,它怀里的槐树,会继续承风受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擎起一片绿意,给世间带来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