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旅游 >> 旅游服务 >> >> 正文
购:传承文化,铸就瑰宝(非遗产品之二)
   时间:2023-12-25    点击:
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孕育千年文化 铸就万世瑰宝

04 刘氏翻花制作技艺

翻花,是一种传统的纸质工艺品,相传在清朝就已经诞生和流行起来,当时人们称之为“翻花”或“翻天印”。后来又演变出多个名称,像“变花”、“十八翻”、“七十二变魔术花”、“百变神花”。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其色彩艳丽、造型巧妙,通过翻折能够变化多种花型,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刘氏翻花传承人刘庆怀,平邑县高庄村人,家族世代做翻花。其高祖父刘鸿吉于清道光年间师从于民间艺人,掌握了翻花技艺,至刘庆怀已传承五代。平邑刘氏翻花,有十几道工序,粘纸—晾晒—凿切—修边—罩染(三种色)—晾晒—剪纸板—粘木棍—晾晒—合口—整形—包装等。

刘氏翻花,拉开中间有三条彩色拉花,将其收拢,上下左右变化三个彩球或纸花,彩球上面布满蜂窝孔,球上有花,又像剪纸花一样,它花里有花,花姿优美,栩栩如生。

05 平邑灯谜

灯谜,又叫文虎、灯虎等。猜灯谜,又称打、商灯等,在平邑一带俗称“猜谜儿”。

灯谜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好的灯谜集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 猜谜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思维、扩大视野,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

“平邑灯谜”的第一代传承人、阮风友的太祖阮玉绪常耍走马灯,灯上写有灯谜供乡邻观赏、猜射。此后灯谜以家族的形式世代相传,至第五代传承人阮风友,痴痴坚守,倾注传承,先后创作灯谜作品 3000 余条,见著50余种报刊及40余场谜会。随着网络的盛行,阮风友更是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现场活动和网络平台进行传承。

06 鲁锦(杨家粗布制作技艺)

平邑杨家粗布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织布机,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刷线、作综、掏综、栓布、织布等三十六道工序,采用纯手工技艺,质地精良,色调典雅而不张扬。其上多绣有“福如东海”、“五福临门”、“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精美刺绣,既带有浓郁的沂蒙风情,也把美好愿望绣制于其中。

传承人杨自民八岁开始跟父亲杨西岭学习老粗布制作技艺,17岁可以熟练掌握粗布的制作技艺,把老粗布图案是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幻化出的几百种色线交织出无穷无尽的几何图形,绚丽多彩的图案,千变万化,巧夺天工,风格各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