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旅游 >> 旅游服务 >> >> 正文
购:传承文化,铸就瑰宝(非遗产品之一)
   时间:2023-12-21    点击:
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孕育千年文化 铸就万世瑰宝

01 挑花(沂蒙挑花)

沂蒙挑花是一种沂蒙民间刺绣,不同于黄梅、花瑶、四川、湖南等地广义的挑花以面料的经纬线来绣,它是在一遍平绣的基础上再进行刺绣,且在第二遍刺绣时通过穿、插、挑、压等针法将第一遍绣线挑出凸显于绣面而成的图案,画面凹凸有致,层次丰富。

平邑县挑花起源于隋唐时期,宋元明清逐渐发展成熟,到清末民初时达到鼎盛阶段。题材多为二龙戏珠、凤穿牡丹、麒麟送子、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刘海戏蟾、金玉满堂、金鱼戏莲、鸳鸯戏荷、二十四孝、四雅齐集、八仙、石榴、桃、葡萄、梅兰竹菊等,表达期盼婚姻美满、多子多福多寿的美好愿望。

年轻一代的手艺人,在继承平邑传统挑花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幸福生活的元素,持续发展和创新。他们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使得这朵艺术之花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02 蒙山喜宴

地处蒙山南麓的平邑县区域,遇喜庆之事有用蒙山喜宴招待宾客的习惯,是改革开放前当地居民办理喜事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它既是筵席,更是完整的、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俗饮食文化的精髓。蒙山喜宴菜谱有十大碗、粉头席、黑头席、三大件、四大件、十三巧、三十二盘盘(已失传)、四十八海碗(已失传)等。

蒙山民俗喜宴包括蒙山筵席和坐席风俗两部分。不同的筵席有不同的菜谱,相同的筵席菜谱不变,规格分明。座次严谨,不同身份位置不同;上菜顺序严格规定,先上哪道菜,后上哪道菜,什么时间插点心碟、漱口水,都是固定的。

03 烙画葫芦

蒙山葫芦烙画起始于陈氏十一世陈广治(清嘉庆年间),以陈氏葫芦烙画为代表,构图鲜活、技法灵巧,所烙制的葫芦作品,皆栩栩如生、精妙绝伦,是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

undefined

葫芦与福禄方言谐音相近,且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等价值。人们酷爱葫芦,对它情有独钟,视其为吉祥之物。人们在葫芦上面烙成“福禄寿禧”字样,或山水、风景、动物等富有情趣、鲜活动人的图案,寄寓情怀,以求祈福纳祥、添喜增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