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又称葫芦烫画,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术,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葫芦烙画用烙画铁笔在葫芦壳体表面进行加热使之碳化,烙出痕迹而作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皆可烙画。因葫芦谐音“福禄”,其籽多寓意子孙兴旺,葫芦烙画融吉祥图案为一体,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堪称“中华一绝”。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并欣赏陈庆贵的蒙山烙画葫芦。

一、烙画葫芦历史久远
葫芦烙画以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粹。葫芦烙画集观赏和吉祥物等特殊身份于一体,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葫芦有镇宅避邪、纳福增寿之说,作品主要体现平邑蒙山一带的福寿文化,多以吉祥图案为主,亲朋如有婚庆嫁娶的,作为贺礼可选送“龙凤呈祥”、“花开富贵”、“鸳鸯戏水”等。如果有亲朋添丁祝寿的,“五子登科”、“莲生贵子”、“金玉满堂”、“三星拱照”,还有“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等,图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随着蒙山旅游的开发,“蒙山鹰窝峰”、“蒙山寿星”、“蒙山福寿康宁鼎”,等著名景点的葫芦烙画也受到游客的欢迎。
二、寓意“福禄”为主要代表
葫芦烙画历经数百年的传承,经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临沂市葫芦烙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庆贵的传承创新,以其独特的传统美术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现古老的民族文化。

三、代表作获得多项殊荣
2007年中央电视台CCTV7“乡土”节目——特殊的寿礼以及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节目——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庆贵先生专访,节目播出后葫芦烙画在全国有了一定影响,葫芦烙画得以发扬。
自2006年至今,葫芦烙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县获奖,陈庆贵本人也获得临沂市“十大民间艺人”、“齐鲁文化之星”等多个奖项。2021年11月葫芦烙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五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