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十大碗属于平邑老菜喜宴蒙山宴席的一种,分为九个档次:十个碗、粉头席、黑头席、三大件、四大件、十三巧、吃桌看桌、三十二盘盘、四十八海碗,每个档次从低到高排列,构成了一个严谨的蒙山筵席的结构系统。高档次的筵席讲究吃席的礼仪,更讲究排场阔气。筵席的小碟均是凉拌,大菜以大锅炖菜为主,汤汁较多,主料、配料、调料相互入味,菜品搭配合理。高档筵席讲究“碗碗有肉”,每个档次都有严谨的结构和相对固定的菜品,每个菜品的上桌先后顺序固定。

食材加工以传统的加工工艺为基础,包括手工剁肉馅、木头文火煮猪肉、下水、炖鸡,熬制肴汁和老汤等。肴汁是制作蒙山筵席荤碟的关键,主要以猪蹄、老母鸡加调味品等原料熬制而成,熬至汤汁凉透可变成肉冻即可。老汤是用骨头、老母鸡、鸡骨头等熬制而成的高汤,用于制作炖菜和汤菜。旧时,凡喜庆之事,如嫁娶添丁、得官高中,主家必设喜宴款待亲朋,是为坐席。坐席的民俗比较普遍,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东山十大碗是蒙山南部的坐席民俗,它以社会传承、口头授受为主流传,目前其低档次菜谱谱系尚清晰,高档次筵席菜谱失传。东山十大碗坐席民俗,对于挖掘和传承平邑传统民俗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