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太镇全面构建“1+3+N”大调解工作机制,培育和平等一系列综治创新试点村,先行先试、探索经验,落实全民参与“小化解”模式,创新“照单服务”理念,以深化“家庭参与”为重点,大力推进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落地开花。
强化党建,导向实用,基层治理有章可循。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依托,促进村务监督与矛盾调解深入整合;主题党日、村务决策日、财务公开日“三日合一”,打造综合事务公开栏;实施小微权力操作流程制度上墙,制作清单手册、APP,按图索骥、简便易行,根治村级治理界限不明确、运行不规范、用权不透明问题,确保群众上门有人、办事有路。
网格支撑,建设队伍,基层治理有人可依。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对网格员、调解员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以活动检验,数据说话,图片佐证,严格考评,实现奖优罚劣。二是规范运转流程。实行网格事项办理联席会议制,网格员排查受理,调解员、港湾工作室联合化解,监督员全程跟进,提升村内矛盾纠纷化解率。三是突出工作重点。以走访居民作为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基础,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信访维稳人群稳控、民生服务热点问题五项重点工作与网格化深度融合,建立村级“流动”治理小分队。
动员家庭,扩大参与,基层治理后盾坚实。投资30万元建设村级文明守法超市及平安风铃港湾工作室。通过志愿服务、诚信守法,在超市凭积分兑换。打造由老干部、乡贤、妇女等至少5名同志组成的港湾工作室,以家庭为单位,培树家风家教为核心,开展妇女维权、关心老幼、救助弱势群体、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创建以来,开展帮扶活动23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深入提高了群众参与存在感和积极性。
加强教育,普及法律,基层治理氛围浓厚。以普法宣传为重点,加强法治教育,沿美丽乡村景观带,打造法治广场、法治一条街等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广播、法治知识进校园、法治节目下村演出等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素养。
通过“1+3+N”大调解全民参与“小化解”模式,镇内各村成功撬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存在感和活跃度。今年以来,试点村评选平安家庭示范户60户,“好媳妇”“好婆婆”50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走访率100%,有效实现全民参与综治工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村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