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镇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全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核心,以实施高效农业项目为突破口,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等重点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一)以增收致富为工作目标
白彦镇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万亩,地貌特征为典型丘陵山地,农业多为传统种植模式,群众人均土地多但效益收益低。今年集种、养、产为一体的山东认养一头牛牧业项目落地白彦,打开了白彦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门,该项目流转万亩土地以后,群众首先拿到了土地流转费用,建成投产后,还可以按照企业要求拿工资管理经营土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持续优化,大片山岭地变成可机械化耕种的良田,改变了以往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状,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新高地,农民耕种持续增收。
以脱贫攻坚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树牢党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巩固提升年”活动,不断夯实帮扶措施,推进问题整改。坚持高位推进,定期开展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包书记“五个一”工作要求和扶贫工作任务,带头落实遍访贫困行动,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提高党员干部抓扶贫责任意识。夯实工作基础,精准实施扶贫户动态调整工作,抽调27名骨干人员,对扶贫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完善,严格按照7条筛选标准完成了144个自然村的信息采集,初步确定脱贫不享受政策贫困户455户632人,近期将逐户进行复核并完成信息录入。发挥产业带动,累计使用扶贫资金2276万元,建设产业项目14个,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551万元,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落实政策保障,实施精准扶贫户D级危房改造59户、C级危房修缮40户,做好扶贫特惠保、合作医疗免费等政策宣传,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以高效农业为产业支撑
在抓好工业项目落地投产、提质增效,超额完成年度税收任务的基础上,依托山东认养一头牛牧业项目产业优势,拉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发展连线连片的高效农业项目区,打造全省一流的特色牛奶产业制高点。在山阴社区建设网纹瓜大棚29个,立足万亩樱桃、千亩冬桃和龙门湖果蔬基地,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和品牌价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三)以生态宜居为乡建遵循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彦、山阴、黄坡3个镇驻地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对黄坡驻地进行立面改造,对铜枣路(黄坡段)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新台高速沿线拆迁清障及96.5公里的农村四好路路基建设。
做好农村饮水两年攻坚行动。努力克服我镇饮水困难村面大、量广的困难,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科学规划布局。对144个自然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白彦镇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镇级成立攻坚指挥部,工作区成立工作组,做到上下联动。聘请专家进行了全局的设计规划、井位的测定、管网的布局,由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安全监督。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标语、喇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农村饮水工程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让群众积极支持、关心、参与进来,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统筹推进建设。已完成打井20眼,在下河社区邱庄村率先实施管道开挖,建立示范点,组织相关村负责人进行现场观摩,以点带面,全镇铺开。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双月会战”,美丽乡村片区打造工作,继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营造干净、整洁、天蓝、水秀的生活环境。
(四)以文明新风为乡村内涵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巩固移风易俗工作成果,规范村级红白理事会运行。新建文化广场17座,配齐30个村文化活动场所设施,对全镇14处农村幸福院进行了改造提升,重点抓好全镇4处公益性公墓和1处骨灰纪念堂的建设。
(五)以基层党建为组织保障
以班子治“软”、制度治“乱”、人心治“散”的工作思路,从抓班子、带队伍、严制度等方面统筹发力。年初排查软弱涣散党组织5个,出台了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因村施策、分类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转化升级。做好选配改革试点工作,选配改革试点村7个,由镇职工到村任职书记。加快党员队伍建设,2019年共发展党员22名,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由党委书记集中上党课2次,累计培训人次1300名。严格党内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按要求做好三务公开工作。继续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服务制度,做好农村离任干部生活补贴。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不断推动组织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一步,白彦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结合白彦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力推进高效农业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按期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任务,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白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