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仲村镇积极谋划,压实工作职责,以“五化”工作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环境整治网格化。建立邻里互助会,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和群众自治作用,建立“镇、村、邻里互助会”三级网格,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环境整治岗位化。设立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人群就业的同时带动他们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工作同频共振、双提升。
反馈机制长效化。为使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反馈与整治,仲村镇实行“河长制”“林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分工明确、职责到人,所辖范围出现垃圾无人清、杂物随处堆、污水乱排放等问题,及时就地解决或上报集中处理,切实建立起一套反应及时的长效机制。
督导检查常态化。各村民组、网格员每月对所辖区域内农户家中屋外的环境卫生进行督查,对环境较差户加强教育并帮助整治,督查结果作为等级认定的重要依据。成立督导检查小组,不定期到各村实地查看环境整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对于进度缓慢、整治力度小、重视程度不够的村进行通报,以督查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卫生评比多样化。各村民组根据每户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定期进行等级评比并公示。仲村镇每月对4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考评,设立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旗,每季度评选人居环境整治优秀志愿者和美丽庭院标兵若干名,实行以奖代补制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