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设立“文明守法超市”。为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投入30万元在佟家庄等6个村,设立了“文明守法超市”,通过上级发放、企业捐赠、村级购买等方式,募集群众生活用品,制定村级“文明守法超市”积分管理办法,由村委负责组织实施,把关审核。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矛盾调处、治安巡逻、环境整治、扶贫助残、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来,通过行动赢取积分,利用积分兑换奖品,引导群众深度参与村庄治理,真正做到让好人好事有迹可循、让文明守法渐成常态。目前,“文明守法超市”已在全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共有587人参与积分赢取,累计发放积分达到4.5万分,临沂电视台《平安临沂》节目在第349期做了专题报道,真正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成效强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创新“村商”“村社”融合发展。为有效破解社会治理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今年以来,卞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政法、统战配合联动,在时家村试点推行“村商”、“村社”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村 商”融合方面,通过落实村商合署办公、创新实施“双聘任”机制、做实村商财务融合管理等举措,推动时家村党组织和村级商会在组织、工作、财务上高度融合,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商会社会效益的持续释放,更激发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参与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到助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时家村“村商”真正实现了统筹联动、一体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时家村两委与时家村商会配合联动,在值班值守、补给供应等方面实现了无缝衔接,时家村商会累计向镇党委政府和时家村疫情防控值班点捐赠口罩、消毒剂、食品等各类抗疫物资超过3万元,动员40多名商会会员积极参与村内消杀和值班值守,村商共融、共建成效初显。在“村社”融合方面,通过落实“双聘任”和“财务融合”机制,实现了支部委员同果蔬合作社理事的“身份互认”和“利益共联”,时家村“两委”干部全部成为合作社理事,承担起117户种植户的种植引领和服务保障工作,合作社依托“七统一”标准打造的村社融合运营机制,进一步释放了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村商”、“村社”融合发展模式的应用,不仅让党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还让更多的商会会员、合作社成员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中释放出“1+1>2”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