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地方镇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共富机制,建立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通过搭建村企共建平台,建立需求清单、整合村企要素,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共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企互助、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着眼组织共建,增强村企战斗力。一是构建双向互动机制。村企互派党员兼职,实行“双向介入、交叉任职”,让村党组织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重要决策,企业党组织及时将村党组织和村民的意见贯彻到企业发展中去。目前,共有5名企业负责人到村挂职。二是协助指导组织建设。共建村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目标、“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通过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先后建立26个非公企业支部,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三是创新党员发展方式。村企党组织采取“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双重票决”方式,从一线工人和农民中发限优秀分子入党。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共建企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4名,发展党员6名,共建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8名,发展党员13名。
二、着眼发展共谋,增强村企竞争力。一是建立劳动力输送渠道。依托企业生产基地,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当地农民就业技能,并化解了企业用工难题。目前,共建企业为共建村已培训农民800余人。二是促进农民转岗就业。将农民就地就业作为村企共建重要内容,对失地农民采取优先录用、提高待遇等方式,主动帮助共建村解决富余劳动力。目前,共建企业安置当地农民1000余人。三是共同推动发展。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共建村理清发展思路,选择致富项目,协助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共建村党组织做深做细做透村民思想工作,在企业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三、着眼文化共享,增强村企凝聚力。一是共建文化阵地。共建企业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共建村企文化宣传栏5处,为农民购置实用技术文档750余册,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二是共创文化家园。从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体活动、保护村落特色文化等方面进行结对共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四、着眼环境共创,增强村企感召力。一是美化村居环境。村党组织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企业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村企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共建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镇已投入80余万元用于共建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建立村企党支部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定期上门走访、经常电话交流,了解共建对象的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企党支部共组织学习生活会23余次、参观企业10余次。
五、着眼和谐共谱,增强村企向心力。一是开展平安创建。村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通过教育引导村民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建立综治机构、培训专兼职人员,共同组建村企联防队,共创和谐,共保平安。二是调处村企矛盾。建立村企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处理项目推进所在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有效解决企业与当地百姓的矛盾,实现村企和谐。三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村、企党员之间结对联系,利用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开展扶老济贫、救孤助残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据统计,共建企业投入扶贫资金和各种物资达7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共建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