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邑县地方镇高站位推动法治建设,由党委政府牵头,镇党委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抓总,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做到整体联动抓落实,齐抓共管求实效,扎实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一 、聚焦法治引领,做好依法治镇各项工作规划督查
在全县率先成立镇党委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规划督察、社会管理、法治服务、村居法治等4个工作组,设立依法治镇办公室,形成了“1+4+1”法治建设结构,打造镇法治建设一体推进的全闭环。投资30余万元打造地方镇法治服务站,治镇委员会办公室、司法所全面实体化运转,实现“进一扇门享法治建设全服务”。先后制发《地方镇党委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地方镇党委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各工作及办公室运行规则》《地方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等制度文件,逐年出台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构建完备制度体系。
二 、聚焦依法治理,提升依法管理社会事务能力
依托依法治镇委员会社会管理小组,推动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便民服务中心、安监站等镇直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全镇划分了1个镇级一级网格,11个二级片区网格,66个三级基础网格,401个四级微网格,有66名专职网格员,1203个网格助理员,加大对网格员法治培训,提升网格服务的法治化水平。通过微服务、微组织、微清单、微心愿、微项目,对微网格内大事小情一揽子包办,用微网格的“小平安”撬动全镇的“大平安”。打造“好地方 好商量”片区调解品牌。实体化建设11处片区调解中心,创新“1+2+X”片区调解新模式,“1”是每个片区由一名“头雁书记”牵头,“2”是每个片区选配2名专职调解员,“X”即依托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等单位配备若干名兼职调解员,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开展网格内矛盾纠纷排查,助推矛盾纠纷“格”内化解。
三、聚焦村居法治,夯实法治建设村级基础
持续深入开展村级普法活动,提升村民法律素养。依托依法治镇委员会村居法治小组统筹推进村级法治建设,指导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开展涉农法律法规的普及和落实。开展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法治带头人”62人、“法律明白人”92人,社会治理的法治力量得到充分充实。坚持“一村一法律顾问”,为62个村配齐法律顾问,设置公示牌,实现法律咨询不出村,有效满足了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四 、聚焦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制定《地方镇合法性审查制度》,梳理《地方镇合法性审查事项清单》,将镇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信息公开、重大执法决定纳入审查范围,按照“提起、流转、审查、报批”程序,规范建立合法性审查意见书格式、文号、保管、登记“四统一”,确保程序规范。编制《地方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事项、设定依据、权限、对应责任、追责依据。在镇司法所加挂“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具体开展镇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配备2名专职行政执法监督员和2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建立与12345热线平台对接机制,拓宽线索来源,及时发现、查处问题。实行“两心共建”将“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嵌入镇法治建设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功能统一归口办理,群众进一扇门可享镇域法律全服务。梳理汇编《地方镇法治建设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6项服务事项清单化展示,最大程度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