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扎实有效做好全域防溺水工作,卞桥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防控体系,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防溺水工作格局,全面筑牢思想防线、安全防线、群众防线,严守溺水事故“0发生”底线。
一、强化宣传教育,构建思想“防火墙”
立足夏季这一关键时期、暑期这个关键节点,重点围绕宣传、教育两条主线谋篇布局,持续筑牢防溺水思想防线。
一是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媒介。充分发挥微信交流群组、“村村响”广播、户外大屏、村级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等宣传媒介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全镇域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聚焦聚力群众“夜生活”,推动防溺水宣传教育同各项乡村文娱活动紧密结合,通过组织编排快板书、三句半等一系列防溺水题材节目,潜移默化提升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46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10余幅,发布防溺水动态信息40余条,出动流动宣传车43车次,累计开展防溺水电影主题展播43场次。
二是构建“网格管理+志愿服务”常态化宣教队伍。推动防溺水工作同“全域、全科、全员”微网格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以205个基础微网格为单位,动员全镇410名微网格长、网格指导员,全面下沉到村居一线,逐户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切实把防溺水宣传教育责任细化到网、分解入格、压实到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契机,系统组建7支防溺水党员志愿宣传服务队,以工作区为单位,以卞桥、资邱两个驻地集市及辖区中小学为重点,组织开展防溺水主题宣传活动11场次,发放宣传册1500余本、宣传扇2000余个。
二、落实三个覆盖,筑牢防控“硬屏障”
按照“三个覆盖”要求,结合汛期汪塘沟渠集中整治行动,全域开展防溺水重点区域隐患排查、警示标识配置和专项物资储备,实现对防溺水重点区域的全链条管理。
一是隐患排查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镇所有水库、塘坝、河道实施安全检查,逐点建立问题台账,逐项落实整改举措,跟进督促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38项,修复水毁道路1700余平方,改建漫水桥1处、维修2处。
二是警示标识全覆盖。由水利站牵头,党政办、财政所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严格按照“应换尽换、需增尽增”原则,全面开展危险水域警示标识自查自纠,累计更换、新增各类警示横幅190余条,公示牌、警示牌200余件。
三是物资储备全覆盖。将防溺水工作纳入镇级财政专项资金保障范畴,不断加大对重点村居防溺水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强化对重点区域应急物资保障力度,为26个村居和44个关键点位增配警戒带300余盘、救生衣500余件、救生圈100余个、救生杆100余件。
三、打造智慧巡防,织密安全“防护网”
以镇级综治平台为抓手,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护网络,全力打造“云眼监控+智慧引导”的防控闭环监管体系。
一是人防夯基强网络。高位推进防溺水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系统整合学校、派出所、水利站等职能部门资源,条抓块统、上下联动,统筹做好全镇防溺水工作;将全镇44处重点防控点位全部纳入微网格图谱,组织动员856名微网格志愿者开展常态化巡查,系统整合执法中队资源开展全覆盖夜查,做到重点区域盯防同关键时段巡防相结合、日间巡查同夜间巡查相衔接;以村居为单位成立10-30人的应急抢险救援分队,实施关键节点和重点时段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有效提升了防溺水应急处突能力。
二是技防覆盖强支撑。依托镇村“雪亮工程”平台,投资10余万元打造“智能化防溺水监控系统”,通过对监控数据收集、电脑自动研判,实现对辖区水域沿线实时监控预警、涉水人员远程警告驱离、巡查人员点位规划部署和应急调度。截至目前,先后在重点水域、河段安装监控系统7套,加装可360度旋转监控球机7个、枪机24个,极大提升了防溺水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