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平邑县市场监管局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守护全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扎实开展抽检监测。坚持城镇区域与农村区域覆盖抽样相结合,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餐饮服务单位抽样相结合,计划性抽检及专项抽检相结合,制定科学抽检方案。抽检重点针对群众消费量大、关注度高的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餐饮食品、食用油、速冻食品、糖果制品、饮料等。今年以来,开展食品安全县级监督抽检1680批次,合格率95.2%,食品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二是有效防控源头安全。与公安、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了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打击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共查处案件6起。开展罐头食品生产企业整治提升行动,与地方镇、农业农村等单位联合检查罐头企业黄桃收购点48处,独立收购点(合作社、冷库等)23处。查处1家企业生产经营无标签的水果罐头,立案处罚10家抽检不合格企业,当场处罚10家商品条码违法企业。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损害地方罐头形象的,向所在地职能部门移交违法线索,下架低价销售网络链接209个,移交违法线索3起,立案处罚3家价格违法网店,处罚1家不正当竞争网店。
三是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与教体、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行动,指导学校超市、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配齐配全病媒生物防治设备设施,规定学校大宗食品平台管理,对全县59家大宗食材供应单位签订了大宗食材采购协议,全县422家学校食堂全部完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了“线上巡查+现场整改+效果回传”的智能化闭环监管模式。与县教体局联合开展2次季督导检查,发现问题72个。
四是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开展农村食品店、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对全县68家食品供货商进行了食品安全培训与指导,已完成规范建设的食品经营店1472家、食品供货商18家、小作坊32家。开展整治打击销售过期食品问题专项深办根源治理行动,严厉查处流通环节售卖“山寨”、变质、超过保质期、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三无”等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共检查食品经营业户3602家,责令整改133家,约谈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3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