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县情 >> 平邑文化 >> 历史人物 >> 正文
高启文
   时间:2016-05-25    点击:

高启文(1915—1972) 今平邑镇高泉庄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高启文长年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抢救伤员,运输物资,转战南北,屡立战功。1946年6月,他参加平邑县一区担架队,支援韩庄(滕县)战斗,胜利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扬。同年9月,为支援鲁南战役,平邑一区担架大队开赴前线,高启文任第二中队长。他以身作则,勇于吃苦,不怕牺牲,处处起模范作用。在傅山口、泥沟等战场上以他为首组成了“勇敢抢救小组”,跟随新四军七团,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了很多伤员。在向后方转运时,他带领中队两天两夜往返500多华里完成了任务。战后,该中队获奖旗1面,他被评为华东一等担架模范。1947年2月,他带领48名队员抬着9副担架,参加莱芜战役,历时38天,抢救伤员39人,担架队获奖旗1面,他被评为一等模范。此后,他又参加泰安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宁战斗、沙土集战斗,都分别荣立一等功。1948年1月总评时,被华东军区授予“华东支前担架英雄”的光荣称号。1948年9月,他任担架连长,参加济南战役,转运伤员和战利品,历时36天,战后被评为一等模范。11月,随平邑一区担架营参加淮海战役,任运输连指导员,战后被评为一等运输模范。在火线上,在运输途中,他多次避开敌人的炮火和轰炸,掩护伤员,保护物资。他对伤员照顾无微不至,把自己的棉被让给伤员盖,将自己的食物拿给伤员吃,有时用自己的斗笠、茶缸、饭碗为重伤员接大小便。在高启文的带动影响下,平邑一区担架队功绩卓著,受到部队首长的高度赞扬。陈毅说:“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斗中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鲁南平邑一区担架队就是一个范例……。”1950年,高启文作为英模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1950年3月至1954年7月,任县各界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1953年,参加政府工作,先后任副区长、公社副主任等职,1972年7月因病逝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