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基层工作
平邑县“五抓五促”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平邑县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建设“五个乡村”的目标,锚定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总定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以“五抓五促”为主要措施,深化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和改革,打造高效富农、生态宜居、活力奋进、共同富裕、样板引领的平邑新乡村。

一是抓特色产业促增效。坚持“抓特色、育龙头,建集群、延链条”融合推进“花、果、种、牛”特色产业。年内计划新打造金银花中药健康产业园、中农天泰现代种业等富民项目,新增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处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培育壮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打好“土、特、产”“平邑好品”,提高产业附加值。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产稳定在70.24万亩、5.9亿斤。

二是抓“四雁工程”促引领。坚持“抓四雁、育主体、促共富”,打造雁阵齐飞、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新格局。强化“头雁”领航,塑强以产业为依托的“五支兴农力量”,打造一批会管理服务、能带动致富的复合型“头雁”,年内调整优化“头雁”50名。培养“鸿雁”依托平邑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项目和高级研修项目,用好“田间课题”、“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培育阵地,培育“鸿雁”300名。招引“归雁”,做优做实归雁人才会客厅放大马洪成等“归雁”典型事迹酵母作用,年内吸引更多在外人才回乡投资创业。抓好要素服务保障,大力发展“四雁产业”,发展农村实体经济组织等“雁阵”100家,创建“四雁村居”100个、“四雁强镇”3-5个,推动乡村振兴“雁阵”齐飞

三是抓“百千工程”促改善。坚持抓示范、创片区、全覆盖”,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农民生产生活。严格按照“十二有”创建标准,以村美、路美、水美、田美、院美为标杆,集中精力开展以“清脏、治乱、强基、增美”为重点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年内重点打造9个示范创建村、90个整治提升村。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通过无人机查访、现场督导等方式,开展村庄环境“比武打擂”,实现全域面上环境改善提升。坚持片区化推进,新创建1个省级、13个县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美在农家”建成率达到45%以上。强化公共设施提升,改造危房161户、危桥6座,建设农村公路115公里,5G基站80个以上,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四是抓文旅融合促提升。坚持“吸引人、留住人、促消费、富乡亲”整合“一山一馆一圣贤”、九间棚、115师在沂蒙等红色资源,以及金银花、果品罐头、航天育种等特色产业资源,实现准确定位、精准引流,打造“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多业态发展格局。高度重视民宿集群发展,深入对接沂蒙民宿学院,瞄准打造“沂蒙乡愁”民宿,引导50余家中、低端民宿向高端化迈进,推进18家手造项目向“山东手造·产自平邑”品牌化发展,带动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增收。

五是抓要素保障促发展。坚持强要素、守底线、树品牌着力破解“人地钱”难题,用好上级支持政策,深入推进“四雁工程”,破解人才短缺难题;探索国家级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新路,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率达到20~30%以上;强化资金支持,财政涉农资金增长达到10%以上,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8%以上;深化乡村长效提升,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创新推行农民群众美德积分信用转化机制,推出系列助农贷款,不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渠道。树牢“底线思维”,守好“一排底线”,统筹抓好清廉村居、疫情防控、集成改革等工作蹚出“三农”发展平邑新路,绘制宜居宜业和美图景,争创乡村振兴沂蒙好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 Pingy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承办: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9-4211087  举报邮箱:pyzwgk@ly.shandong.cn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260031  鲁ICP备05027550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602371335号